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史记》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何古时人人都想被封侯?

日期:2023-04-06 18:54:38


引言:

秦朝末年,统治者横征暴敛,朝野间百弊丛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喧嚣沸腾的民怨声中,陈胜、吴广率先举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唤醒了长期遭受压迫的劳苦大众。

人们终于开始思考,凭什么那些得爵封侯之人可以骑在自己头上为所欲为?难道人真的生下来就有三六九等吗?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核心矛盾,而最先埋下这颗种子的,则是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分封爵禄制度。

一、“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爵”在古汉语中,是“秩序”的意思。所谓爵位制,就是一种用来规定社会等级秩序的制度,是帝王为了赏赐皇室亲属,或者表彰有功官员,授予的一种身份地位形式的嘉奖。爵位采取世袭制,一般采取父亡子替,子子孙孙永远延续下去。中国的封爵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奴隶社会,后经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发扬,最多可分为二十多个等级。

先秦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贵族社会内部慢慢出现了等级分化,演变成自下而上严格的等级划分,政治权利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爵位。根据《礼记·王制》记载,爵位分封在诞生之初,主要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按血缘亲疏,二是按功劳大小。自王者以下,贵族阶层所有男性被分为诸侯和百官。诸侯分五个等级,分别是公、侯、伯、子、男;百官之内,也有卿、大夫、士之分。至于“王”,则是天子专属的爵号,比如周文王、周武王等,就属于这一类。

值得注意的是,爵位对于受封者来说,并不完全只是地位、权力的象征,同时也包含对道德操守的要求。《谷梁传》有言,仁义合为一体,天下众望所归,才是一位合格的王。而五大诸侯则应当忠于王上、公平正直、奉恩宣德、建功立业,每一个拥有爵位之人,都应该按照这些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依照爵位大小,天子会给每个人颁赏土地,是谓“分封制”。《王制》规定,天子之田方圆千里,公侯方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诸侯以下的人,统称为“附庸”,其分封爵禄归所属各诸侯执掌。西周年间,爵位和官职是连为一体的,受封者往往也是封地内的地方行政长官。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爵位与官位逐渐发生分离,受封者只享有封地内的赋税财权,政治权力则名存实亡了。

主要诸侯的爵位分封,一般都由君主亲自完成,只有一些官职非常低的爵位,因为具备世袭的属性,所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比如前些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大秦帝国Ⅱ》,就讲述了战国年间百家争鸣、英雄辈出的乱世局面,诸侯割据、战火连绵,日薄西山的周王室只剩下一张破幡。

但是,当齐威王、秦惠文王举行称王典礼之时,仍旧煞有介事地筑起高台,由周天子特使亲手加冕、赐胙,可见古人对于传统礼仪的重视程度是刻在骨子里的

西汉末年以前,爵位的继承以“实子”为原则,即只有爵位者的亲儿子拥有继承权,嗣子和孙子是被排除在外的。如果没有亲儿子,国家就会剥除其所封爵位。

东汉开始,继承范围逐渐扩大,只要有香火接续的,不论嫡庶嗣子,都可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依次继承。南北朝以后,甚至出现了兄弟、侄子继承爵位的情况。

总而言之,爵位制度是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满足了贵族阶级通过宗法血缘关系延续社会地位的需求,也从客观上体现了政治对于仁义公平的追求。

尽管与今天的民主平等相去甚远,但着眼于三千多年前的先秦社会,爵位制度确实是统治者稳定政权的最优解。

二、“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爵禄”在古代往往连称,因为大凡受封爵位者,必然会得到相应的俸禄。获得爵禄的人,不但可以获得封邑,还能够享受到免除赋税徭役、获得减刑、优先任官等多种优惠政策。

比如西周时期,公、侯是封国内的君主,上对周天子承担镇守国土、缴纳贡税的义务,下则享有封国内包括赋税在内的所有财政收入。

西周时,一位普通农夫在一百亩田上辛勤劳作,每年收入大约可以养活九个人。当时国家依此为一个单位,制定各等级诸侯的俸禄标准。

打比方说,如果一个农夫的年收入为1万块钱的话,那么一位下士不用劳作,也可以获得1万年薪;中士、上士为2万;下大夫为4万;卿为16万;一个封国的君主则为160万。

这种看似简单的分配方式,是《礼记·王制》中制定的授禄模板,具体实施起来难免会有出入,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可以借此大致了解古代贵族阶级的经济分布状况。

讽刺的是,贵族阶级的所有收入,都是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阶级剥削而来,结果在讨论如何分配的问题上,还要以一位农民的年收入作为基准,反映了封建制度地主与农民之间持续千年的根本矛盾,生动揭露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

只不过,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封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还不明显,所以社会矛盾没有想象中那么激烈,只有老百姓实在被逼急了的时候,才会出现各种形式的起义斗争。

后世常讲的“税收”和“进贡”,也是从先秦时期开始出现的,从本质上讲,它们就是天子本人的俸禄。

《王制》规定,在天子下辖的县区内,天子相当于万民的地主,广大农民必须定期缴纳“田租”;在其他诸侯辖区内,则须挑选美物特产、瑰宝珍奇进贡天子,当作“田税”。

当然,诸侯辖下的子民,也须定期向管理他们的诸侯交纳赋税。按照封邑的范围大小,分为三千户、五千户、万户不等,伟人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一诗中写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就是将近代那些军阀官僚看作古代的贵族大地主阶级,在伟人眼中,这些人除了压迫百姓之外一无所能,如同粪土一般。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清六合,一统中原,并在建立秦朝后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将天下土地全部收归国有。从这以后,绝大多数封爵就只授予称号和俸禄,而不再给封邑,延续一千年之久的爵禄制度发生了质变。

三、农民阶级对爵禄制度的反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起源于先秦初期的爵位制度和俸禄制度,本质上体现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是绵延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核心的矛盾。

地主阶级凭什么始终将其他阶级踩在脚下?凭的就是老祖先传下来的这套爵禄制度。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就可以牢牢地将农民控制在土地之上,通过收取田租、雇佣佃户、放高利贷等方式榨取利益。

农民之上有地主,地主之上有诸侯,诸侯之上有天子,天子即为普天之下最大的地主,层层盘剥、等级森严,平头老百姓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社会矛盾积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哪怕以流血牺牲为代价,也要争取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力,打倒落后陈腐的地主阶级,捍卫自己的平等和自由。公元前209年,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征发大量民力修筑长城及南方防线,共调集军民逾百万人,当长工的陈胜和贫苦农民吴广就在其中。

在前往工地的途中,天上突然下起瓢泼大雨,道路变得崎岖难行。眼看误了最后期限,陈胜、吴广已然犯下重罪,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亡命天涯,要么殊死一搏。

最终,他们选择了第二种,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泽乡起义。两人在队伍里威望很高,广大农民群众也饱受官府欺压之苦,因此起义大旗一举起来,众人纷纷响应、从者如流。他们奉陈胜、吴广为王,联合骊山七十万囚犯一道,逼近秦都咸阳,用头破血流为代价,为秦朝的覆灭敲响了丧钟。

结语:

尽管大泽乡起义以失败为结局,但却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警醒了后世的封建统治者,更唤醒了一千多年来遭受压迫、却敢怒不敢言的万千劳苦大众。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农民阶级对贵族阶级的集体反抗。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伟人毛主席领导土地改革,树大根深的地主阶级才被斩草除根,延续三千多年的封建爵禄制度终于归于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