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健康科普丨株洲市中心医院:眼睛出血了怎么办?

日期:2025-04-17 15:31:00

“医生,医生,眼睛出血了!”乍一看这个图片是不是很吓人?是不是觉得马上要去医院处理?其实,在没有影响视力的情况下,它并没看上去那么吓人,也不是所有眼睛出血都要马上去医院处理。

眼睛出血的原因?

眼睛出血,是眼科所说的球结膜下出血。球结膜下出血,是结膜小血管破裂,出血聚于结膜下。球结膜下出血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常成片状或团状,也有波及全球结膜成大片者。出血先为鲜红或暗红,以后变为淡黄色,最后消失不留痕迹。出血多为炎症或外伤所致,自发的出血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发病时,自觉症状不明显,一般多为他人发现,发病3天以内者,出血可有增加趋势,一般1周左右可以消退。

眼睛出血如何处理?

出现结膜下出血48小时内,一般可以采取冷敷收缩结膜血管,同时防止二次出血。两三天后可以采取热敷促进积血的吸收,同时要注意休息,减少近距离用眼,避免视疲劳。

结膜下出血代表结膜上的小血管出现动脉硬化、血管变脆,无意识的小动作或用力,如揉眼睛、咳嗽、大便不通而腹部用力、提重物使劲等,导致脆化的小血管发生破裂而出血。此外,结膜下出血提示已经有动脉硬化的可能,需要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发现导致动脉硬化的原因,需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以便预防下一次结膜下出血。

专家提示,球结膜出血主要是由小血管破裂所引起。如果患者的球结膜小血管破裂是由咳嗽、便秘等腹内压增大的情况引起,出血可被吸收,患者不用做特殊处理。如果结膜血管的破裂是由炎症引起,应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再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