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圆桌会议|渣土消纳企业代表:让每一车渣土的来源去向均可追溯

日期:2025-04-08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史安琪 冯妙韵 王欣蓉 实习生 陈禧硕

4月8日,由济南市城管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主办的“建筑垃圾全流程监管与处置”圆桌会议举行。作为渣土末端消纳企业代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项目协调副经理孔超发言时表示:项目通过科技化手段,确保每一车渣土的来源、去向均可追溯,杜绝非法倾倒。

孔超介绍,他们在渣土车智慧管控方面,通过依托“BIM”构建工程土石方三维模型,精准模拟渣土产生、运输与消纳全过程,实现动态优化调度,提升运输效率30%以上。

同时,运输车辆配备车载传感器,实时监测湿度、载重和密闭状态,异常情况自动预警。此外,他们还引入区块链溯源管理技术。“渣土从产生到消纳全程上链,确保每一车渣土的来源、去向均可追溯,杜绝非法倾倒。”孔超说。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孔超表示,他们在处置渣土过程中,坚持生态化技术应用,解锁渣土资源价值。项目联合科研机构推进土质改良,将低品质渣土转化为符合路基标准的再生材料,使项目内利用率达85%。采用“泥浆干化+骨料提取”一体化设备,将桩基泥浆分离为可循环利用的清水和可用于临时道路建设的砂石,实现泥浆“零废弃”。此外,还将渣土进行再生材料场景拓展,如:将金属废料加工为施工临时支架等,推动“垃圾即资源”理念落地。

孔超介绍,目前,他们的项目基于大数据构建渣土运输风险图谱,能识别高风险时段和路线,动态调整运输计划,降低事故率。通过车载摄像头实时识别驾驶员疲劳、分神等行为,纳入绩效考核,保障行车安全。此外,定期开展扬尘污染、渣土泄漏等突发事件演练,配备应急物资,确保突发事件30分钟内完成响应处置。

“渣土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市民三方协同推进。”孔超呼吁,职能部门应加强联动执法、优化审批流程,同时欢迎市民通过正规渠道监督反馈;企业应以虚心态度持续改进工作,携手构建绿色、安全、和谐的城市建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