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24 23:38:00
2025年4月24日,铂科新材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待Hel Ved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Inpsur Capital、JK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TRIVEST ADVISORS LIMITED、柏基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140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铂科新材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董事会秘书阮佳林,IR康金浩。调研接待地点为电话会议。
据了解,铂科新材始终秉承初心,坚持长期发展战略,经营工作稳步推进。2024 年全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长,2024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6.63 亿元、净利润 3.76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3.83 亿元、净利润 7376 万元。
据了解,2025 年该公司在多方面发力。打造基础研究体系,加大研发力度;强终端调结构,加速新品渗透;推进产能扩张,建设高性能一体成型新型电感项目;加速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力争早日实现产能。
据了解,问答环节提及 2024 年行业销售占比,2025 年 Q1 各领域收入分布变化、业绩增速放缓及毛利率变化的原因、研发费用率等情况,还说明金属软磁粉和电感元件的产能以及海外销售和投资等问题。
调研详情如下:
一、2024年年度&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概述及展望
公司管理团队始终秉承“让电更纯·静”的创业初心,坚持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一是以研发为导向,技术升级迭代为牵引,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二是努力实现公司业绩长期持续的增长;三是经营层面坚持高效率低成本运营,为股东创造长期回报。持续着力打造金属软磁粉芯、芯片电感、金属软磁粉末三条增长曲线,经营工作稳步推进。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长43.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46.90%。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14.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6万元,同比增长3.13%。
2025年将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公司管理层将在董事会的战略规划指引下,坚持守住风险底线、稳存量和拓增量的经营思路,始终保持清醒与战斗的姿态,定将化危为机,稳步实现“四五规划”的长远目标。
1、打造基础研究体系,持续加大研发力度
2025年,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加大研发投入,稳扎稳打,以粉末为核心,将金属软磁粉末性能水平推向世界领先水平,同时深入了解磁粉芯以及电感等下游应用场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优化和提供新产品。在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大力推动新工艺技术的研发,组建自动化设备开发团队,搭建全自动化生产线。
2、强终端,调结构,加速新品渗透
2025年,公司将延续“强终端,调结构”的营销策略,集中公司研发、市场和销售等力量,增强与终端用户的连接,紧抓终端用户的需求,持续进行终端用户价值深挖,不断提升客户用户满意度。同时,加大新型磁粉芯系列、芯片电感及金属软磁粉末等新产品的推广力度,重点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盈利能力。
3、推进产能扩张,扎实做好高性能一体成型新型电感项目建设
2025年2月,公司完成了2024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3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项目建设.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在已有的芯片电感产品生产工艺和产线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新建生产基地,针对性地在厂房标准、环境条件、产线布局、自动化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升级,满足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对研发生产环境、设备工艺精度、产品性能误差、批量生产作业、品质稳定一致等方面的新要求。通过上述系统性升级,新的芯片电感生产基地不仅能够保障公司现有芯片电感产品的性能优化迭代、产能快速扩容和批量及时交付能力,夯实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而且能够为公司提供更优良的硬件条件、更高效的制造平台用于持续开发设计生产更多规格型号和性能标准的新型一体成型电感产品,在抓住AI技术加速落地、算力需求爆发、AIPC和AI手机等端侧AI渗透率激增等发展机遇的同时,为公司一体成型电感产品进军DDR、光储一体、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应用半导体芯片的各个领域提供保障。目前项目建设已经启动,公司将全力推进项目实施进度,争取尽快释放产能。
4、加速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力争早日实现产能
伴随海外人工智能(AI)及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公司一体成型芯片电感及高端金属软磁粉芯等产品的海外市场需求呈现明显增长态势。为促进公司海外业务顺利推进,满足海外市场需求,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全球市场地位,公司精心布局,于2024年正式启动了泰国高端金属软磁材料及磁元件生产基地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完成境内外一系列关键筹备工作,涵盖投资备案手续的完备办理、投资路径的合理搭建、经营主体的成功设立,以及部分项目建设的前期筹备等,为项目的后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2025年,公司将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产能落地,以优质的产品精准、高效地满足海外客户的多元需求。
二、问答环节
1、2024年行业的销售占比情况是怎样的?
答:2024年,金属软磁粉芯板块销售占比为74%左右,粉末销售占比在2%至3%,电感元件占比在23%至24%之间。相较于之前,公司在光伏领域的收入占比有所下降,而在新能源车及充电桩、UPS以及其他电源电器、通信电源、电能质量治理等领域的收入分配更为均衡。
2、2025年Q1各领域的收入分布有何变化?
答:在2025年Q1,光伏领域的占比继续下降,而其他领域的占比则在上升,公司整体收入稳定增长且分布更加均衡,这是公司近年来调整产品结构的结果。
3、在25年Q1,公司业绩增速相比原来有所放缓,能否分析下?包括毛利率的变化?
答:业绩增长放缓主要有两个方面参考:一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二是新客户的开拓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坚持研发导向和技术升级迭代理念,2024年研发投入大幅增长56%左右,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也同比增长80%左右。虽然研发投入增多导致短期净利润有所影响,但公司坚信长期稳定的研发投入将带来持续的增长和利润回报,为实现公司未来长期稳定的增长目标埋下种子积攒能量。现阶段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芯片电感的研发,目前已有第五代铁硅产品投入市场,并针对未来高端市场需求提前布局研发。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产能扩建项目将在2025年底完工,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及新应用场景交付需求。
同时公司有在持续的开拓和配合新的客户及案子,这需要我们加大对研发等资源的投入,同时新案子的配合及行业需求的变化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尽管整体磁芯和电感元件的占比变化不大,但在光伏领域的销售收入占比有所下降,而新能源车和充电桩以及UPS等领域的占比有所提升,反映了我们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实现不同领域应用的均衡化分布。
毛利率方面,一季度环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春节放假带来的稼动率影响。根据过往的经验来看,一般从第二季度开始随着生产情况的恢复,毛利会相对稳定,具体还受到产品结构的影响。
4、全年来看,我们的研发费用率水平会跟一季度差不多吗?
答:研发投入肯定是重点,公司会持续进行,去年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是7%左右,今年预计会比这个数字更高。
5、关于金属软磁粉产能方面,能详细说明一下产能的情况吗?
答:金属软磁粉产能方面,根据公司的经营计划,公司在去年启动筹建年产能达 6,000 吨的现代化粉体生产基地,首期工程已于 2024 年建成,可新增产能 2,000 吨;全部工程计划于2025 年竣工,最终实现产能 6,000 吨/年。这块新增了水雾化粉末的生产线,相较于气雾化工艺,水雾化粉末生产具有成本更低的优势,该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当前产能紧张的局面,还将为公司开拓高端应用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6、公司是只规划了6000吨的粉末产能吗?会不会有更大规模更低成本拓展市场呢?
答:公司初期只规划了6000吨产能,并非着眼于低成本抢占市场,而是致力于解决客户在高场景需求方面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优质技术和服务建立与客户的信任关系,进一步体现品牌效应后,再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逐步扩产。
7、电感元件部分的产能情况如何?
答:电感元件部分的产能方面,公司今年将在现有惠东工厂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备,预计在年内会有新的产能释放。此外,公司前期进行的小额快速项目“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建设项目”若满产,预计产值可翻倍,这得益于自动化程度更高、效率更优的设备升级。
8、模组电感和分立电感的区别是什么?
答:模组电感与分立电感都属于电感元件范畴,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供电方式和复杂程度。分立电感采用水平排布的供电方式,而模组电感则是将DRMOS、电感以及其他元器件封装在一起,垂直堆叠,因此模组电感在设计和制造上更为复杂,一般来说其价值量会比分立电感更高。
9、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较低,是否意味着贸易战没有直接影响到公司?如何看待关税影响?
答:公司目前海外销售收入占比只有2%左右,且未直接销售到美国,目前公司生产情况暂时不受直接冲击。但中美贸易关系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于未来可能带来的影响无法准确估计,公司会持续关注该因素对公司及产业链可能产生的中长期影响。作为生产厂家,公司也在积极研究和布局,我们将时刻保持生产准备,例如泰国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公司应对策略的一部分,不会因贸易战影响而停止扩产计划,会根据内外部因素动态调整产能投放节奏。
10、公司如何看待在泰国进行的投资和长远发展计划?
答:公司目前在泰国的投资规模不大,主要用于配合产业链发展规划并锻炼海外作战能力,这是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不只是因为贸易影响。公司会按照既定节奏推进泰国项目,提升组织能力以实现国际化运作。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