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6 08:11:00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记者日前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今年,青海通过实施精准化专项培训行动、深化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改革、培育新兴产业技能人才、以赛促训提升技能水平、强化培训就业联动机制等五大创新举措,全力构建“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
青海启动“技能照亮前程”计划,重点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在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等八大重点领域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通过企业订单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办班等创新形式,2025年计划开展补贴性培训8万人次,较2024年培训规模提升12%。
今年,青海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发展体系,在传统五级技能等级基础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层级,并向下延伸学徒工序列。目前,已在盐湖化工、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领域遴选2家企业先行试点,计划三年内覆盖全省53家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同时打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双向通道,允许高技能人才报考通信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资格,实现职业发展“立交桥”。
针对数据标注等数字经济新兴领域,青海省人社厅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专项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开发标准化课程体系、举办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建设实训基地等组合拳,计划年内培养3000名数据标注师,预计到2026年形成万人级人才储备。
青海在唐卡绘制、光伏运维等20个特色项目开展技能大赛,创新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联赛”机制,通过“周练兵、月比武、季晋级”的常态化竞赛体系,促进经验交流与技术革新。
此外,青海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出卷、机构答题”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动态发布重点产业紧缺职业目录。在门源、祁连等地推行“群众点单+部门接单”服务,开发民族歌舞、藏毯编织等30余个特色培训项目。同步完善“培训即签约”激励机制,对签订就业意向协议的参训人员提高20%培训补贴。
青海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持续完善“教就联动”机制,让技能培训真正成为就业市场的“催化剂”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重点群体培训就业率突破70%。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