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1 09:34:00
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台湾半导体产业如何从无到有、成为全球供应链核心。前台湾“工研院”院长史钦泰9日举行新书发表会,集结科技界重量级人物还原半导体产业发展历史,并严正驳斥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台湾方面“偷美国芯片生意”的抹黑。
史钦泰、前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陈添枝、台达电创办人郑崇华、旺宏总经理卢志远等人,以见证人身份表示,台湾靠的是官方扶植支持、产业生态系与工程师的累积努力,“台湾没有偷美国芯片技术!”
史钦泰与陈添枝指出,台湾半导体产业的起步没有抄袭,而是通过合法技术购买与国际合作。
根据美国无线电公司研究主任潘文渊博士笔记,他当年与时任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孙运璇、台湾交通部门负责人高玉树等人,在台北市南阳街40号“小欣欣豆浆店”聚会,孙运璇同意以千万美元购买技术,奠基台湾半导体,并展开应用,也就是所谓的RCA计划。
1970年代台湾与美国RCA合作,由台经济部门主导的技术引进案正式启动,30多位工程师赴美受训后回台,建立第一座半导体试验工厂,成为联电前身,并带回CMOS等关键技术,孕育出第一代本土半导体人才。
接续1980年代,飞利浦提供先进制程并投资台积电,协助其建设晶圆厂、拓展全球市场。飞利浦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加速台积电成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也让台湾地区从全球科技配角,逐步晋升为产业主角。
史钦泰指出,美国部分人士已承认,台湾地区在半导体经营与制造上,比美国更有优势,这是对事实的反映。台湾地区在个人计算机发展早期,高度依赖英特尔的技术与动向,但英特尔自身也历经多次转型,但因其策略之故,如未选择与高通及苹果合作,因而并非产业最前瞻者。
陈添枝则强调,美国半导体企业如英特尔,从未对台湾提起专利诉讼,即是对台湾技术正当性的最佳证明。
郑崇华则回忆当年创业艰辛。他说,当时台湾当局连IC是什么都不清楚,却愿意培育工程师、投入资源建立产业根基。年轻工程师赴美接受RCA训练,引进技术,自主开发集成电路,才有今天的台积电。
他直言:“如果美国真会做半导体,那还要我们去美国干嘛?大家心知肚明,是靠台湾工程师团结与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
来源: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