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8 09:14:00
清晨,在土左旗察素齐镇红苹果幼儿园南侧平房里,锅台处热气蒸腾,整个屋子弥漫着饭香。袁芳先将热气腾腾的早餐端到婆婆面前,随后,又开始麻利地收拾屋子、打扫房间……日复一日,这一套流程袁芳已默默坚持了五年多。婆婆去世那年,她才38岁,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动人的孝老篇章。2023年,袁芳获得第十一届呼和浩特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袁芳曾是一名幼儿园老师,热爱本职工作,家长们对她也十分信任。2013年经人介绍,她嫁给了比她大8岁的丈夫。袁芳的丈夫是一名瓦工,长年在外务工,家庭条件并不优越。婚后,袁芳与公婆住在了一起。婆婆患有脑梗,经常住院,时刻需要人照料。公公身体也不好。婆婆住院期间,袁芳一边坚守工作岗位,一边照顾老人,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努力寻找平衡点。
2019年春,婆婆再次住院。令人没想到的是,公公也因身体不适最终确诊肺癌晚期。对于他们这个家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袁芳丈夫兄弟姐妹四个,两个姐姐因各自有自己的家庭,不能经常照顾老人,分身乏术。一个哥哥也得养家糊口,嫂子身体也不好。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婆,袁芳主动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在救治公公的过程中,全家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惜钱财,给予了其最真挚的关怀和陪伴。然而,在经过与病魔六个月的抗争之后,公公还是离开了人世。遭此打击,婆婆病情愈发严重,最终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为了减轻兄弟姐妹们的负担,也为了丈夫安心工作,袁芳思虑再三,主动承担起了独自照顾婆婆的重任。
此后的日子里,袁芳像照顾婴儿般精心照料着婆婆。每天,她不厌其烦地为婆婆翻身、换尿布、喂药。起初,婆婆还能自己吃饭,但随着病情的不断严重化,2019年,婆婆完全瘫痪了。从此,无数次的翻身防止褥疮、换洗尿布、喂饭、穿衣、洗漱、按摩、烫脚,这些繁琐却必不可少的护理工作,便成了袁芳生活的日常。
2020年,婆婆的病情再次恶化,且陷入了昏迷,医院还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因婆婆无法正常进食,袁芳就用针管将做好的流食一点点推入婆婆的食道。那段时间,袁芳寸步不离地守在婆婆身边,耐心侍奉着老人的吃喝拉撒,没有让老人受一点委屈,更没有一句怨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婆婆又一次渡过了难关。
2023年6月,婆婆安详地离开了。有人问袁芳,婆婆毕竟不是亲生母亲,她是如何做到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的?袁芳只是淡淡一笑。她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年来,她从未对孩子过多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袁芳的言传身教下,孩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与上进心。
“百善孝为先。爱别等,孝别迟。孝敬老人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只愿时光温柔以待,父母长辈都能身体安康。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敬老其实就是敬自己,真心希望天下所有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袁芳饱含深情地说。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吕会生)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